英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22版)
外国语学院
英语专业(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2022版)
一、专业属性
专业名称:英语
专业代码:050201
学科门类:文学
专 业 类:外国语言文学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景德镇,面向江西,辐射全国,培养政治立场坚定,教育情怀深厚,职业道德高尚,具备英语专业技能、教育理论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开展以素养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拥有班级管理能力和专业发展能力,立志服务基层教育的中学英语骨干教师。
学生毕业五年左右的预期目标如下:
目标1:师德高尚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教育发展战略,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具有深厚的教育情怀、高尚的师德修养、良好的职业操守;尊重学生人格和学习发展的权利,关爱学生身心发展,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目标2:乐学善教
具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和能力、坚定的文化自信、开阔的国际视野;能综合运用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灵活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英语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施、教学效果评价;能积极参与中学英语教学改革,主动探索中学英语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
目标3:铸魂育人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能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养成教育规律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具有“教外语,育全人”意识,善于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渗透育人元素;具有较强的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班级的沟通、组织、管理能力,能独立设计、组织主题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
目标4:合作发展
具有持续反思与终身学习品质,能以问题为导向,在自省中提高,在学习中发展;乐于接受教育理论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关注现代基础英语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动态;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能有效地组织、参与教育教学合作共同体的活动。
毕业要求及实现矩阵
(一)毕业要求
1. 师德规范
自觉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不断提升自我修养,立志成为“四有”好老师。
1.1政治素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
1.2师德修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教育情怀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认同教师职业价值,热爱英语教育;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仁爱之心处理师生关系,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2.1职业认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明确的从教意愿,理解英语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热爱英语教育事业。
2.2关爱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关心学生身心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能做到对学生有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
学科素养
理解英语学科的性质、体系和方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文学作品赏析与评价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了解英语学科与教育等其他学科的联系,坚定文化自信,参与陶瓷文化活动等社会实践,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3.1学科基础:具有扎实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基础知识;了解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识。
3.2专业能力:具有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一定的文学作品赏析与评价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运用第二外语简单交流的能力。
3.3综合实践:了解英语学科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联系;参与陶瓷文化国际传播,用英语讲好瓷都故事。
教学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能够依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英语学科认知特点,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规范的“三字一话”和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能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展开教学研究活动。
4.1教育理论:掌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以及英语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熟悉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
4.2基本技能:掌握规范的“三字一话”,熟悉课堂教学的操作要领及其应用策略,具备常用信息化教学设备、软件、平台的操作能力。
4.3课程实施:能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方案,科学地呈现和表达教学内容,控制教学时间和教学节奏,获得对英语教学的真实感受和体验。
4.4教研探索:根据所获得的教学体验,结合中学英语学科特点,分析、评价和研究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教研能力。
班级指导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著和指示精神为指导,坚持德育为先,了解中学德育目标、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管理与建设的工作规律和基本方法;能协助班主任工作,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获得班级管理积极体验。
5.1德育意识: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以及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征,能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5.2班级管理:掌握班级管理与建设的基本原则、策略与方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参与组织和指导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会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形成集体观念、培养应急处置能力。
综合育人
了解和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养成教育规律;具有全程育人和立体育人意识,理解英语学科育人价值,能够结合英语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6.1学科育人:理解英语学科蕴含的情感、态度及育人价值,有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了解英语学科育人的途径与方法,能够有机结合英语课程进行育人活动。
6.2活动育人: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结合地域特点,融入陶瓷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学会反思
具有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英语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新进展和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理解反思价值,初步掌握行为观察、言语分析、效果评价等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进行反思,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7.1职业发展:树立终生学习观和专业发展意识,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和中学英语教育改革发展的优秀经验与做法,审视自身差距,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7.2反思创新:具有反思意识,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自我诊断、自我改进。敢于质疑和创新,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和解决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沟通合作
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认识到人际沟通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师生、家校沟通技能;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在学习与实践中积极参与小组互助与合作学习。
8.1沟通能力:能够在英语专业学习和各类实践活动中,掌握和实施沟通技巧;在实际教育教学中能够与同事、学生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8.2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团队协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讨和各类第二课堂活动。
(二)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矩阵
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 |
培养目标1 师德高尚 |
培养目标2 乐学善教 |
培养目标3 铸魂育人 |
培养目标4 合作发展 |
师德规范 |
✔ |
|||
2. 教育情怀 |
✔ |
|||
3. 学科素养 |
✔ |
✔ |
||
4. 教学能力 |
✔ |
✔ |
||
5. 班级指导 |
✔ |
|||
6. 综合育人 |
✔ |
|||
7. 学会反思 |
✔ |
✔ |
||
8. 沟通合作 |
✔ |
毕业要求与支撑课程的关联图
毕业要求 |
毕业要求指标点 |
支撑课程 |
毕业要求 1:师德规范 |
1.1政治素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传播者、践行者,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 |
思想道德与法治(H) 英语词汇学(M) 英汉语言对比(M) 翻译简史(M) 文学翻译(L) 旅游翻译(L) 基础口译(L) 专题口译(L)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H) |
1.2师德修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
思想道德与法治(H) 英语诗歌选读(M) 英国文学史(M) 美国文学史(M) 英语文体学(M) 英语修辞学(M) 教育实习(M) |
|
毕业要求 2:教育情怀 |
2.1职业认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明确的从教意愿,理解英语教育的本质和规律,热爱英语教育事业。 |
职业生涯规划(M) |
2.2关爱学生: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一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关心学生身心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能做到对学生有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
大学体育(H) |
|
毕业要求 3:学科素养 |
3.1学科基础:具有扎实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语言基础知识;了解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等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对学习科学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认识。 |
英语语音(H) 英语诗歌选读(M) 英国文学史(M) 美国文学史(M) 英语词汇学(M) 英语文体学(M) 英语修辞学(M) 第二语言习得(M) 普通语言学(M) 翻译简史(M) |
3.2专业能力:具有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一定的文学作品赏析与评价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运用第二外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 |
英语语音(M) 英语文学作品解读(M) 文学理论与批评(M) 英汉语言对比(M) 翻译理论与实践(M) 文学翻译(M) 旅游翻译(M) 基础口译(M) 专题口译(M) 陶瓷文化翻译与传播(限选)(M) 毕业设计(论文)(M) |
|
3.3综合实践:了解英语学科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联系;讲好瓷都故事,传播陶瓷文化。 |
计算机基础(M) 文学翻译(M) 旅游翻译(M) 基础口译(M) 专题口译(M) 陶瓷文化翻译与传播(限选)(H) 毕业设计(论文)(H) |
|
毕业要求 4.教学能力 |
4.1教育理论:掌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与理论,以及英语学科教学理论与方法,熟悉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科认知特点。 |
教育心理学(H) |
4.2基本技能:掌握规范的“三字一话”,熟悉课堂教学的操作要领及其应用策略,具备常用信息化教学设备、软件、平台的操作能力。 |
计算机基础(H) |
|
4.3课程实施:能够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教学方案,科学地呈现和表达教学内容,控制教学时间和教学节奏,获得对英语教学的真实感受和初步体验。 |
中学英语学科教学论(M) |
|
4.4教研探索:根据所获得的教学体验,结合中学英语学科特点,分析、评价和研究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探究能力。 |
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M) 第二语言习得(M) 普通语言学(M) |
|
毕业要求 5.班级指导 |
5.1德育意识: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以及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和个性特征,能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 |
教育心理学(H) 教育实习(H) |
5.2班级管理:掌握班级管理与建设的基本原则、策略与方法,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参与组织和指导学生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会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形成集体观念、培养应急处置能力。 |
普通教育学(H) |
|
毕业要求 6.综合育人 |
6.1学科育人:理解英语学科蕴含的情感、态度及育人价值,有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了解英语学科育人的途径与方法,能够有机结合英语课程进行育人活动。 |
英语演讲(H) 综合英语(L) 【实践教学环节】 英语课堂微格教学(M) |
6.2活动育人: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和方法,针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参与组织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结合地域特点,融入陶瓷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 |
陶瓷文化翻译与传播(限选)(L) |
|
毕业要求 7.学会反思 |
7.1职业发展:树立终生学习观和专业发展意识,结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和中学英语教育改革发展的优秀经验与做法,审视自身差距,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并积极开展自主学习活动。 |
形势与政策(M) |
7.2反思创新:具有反思意识,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能够自我诊断、自我改进。敢于质疑和创新,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和解决中学英语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H) 中外文学比较与鉴赏(M) 英语文学作品解读(M) 文学理论与批评(M) |
|
毕业要求 8.沟通合作 |
8.1沟通能力:能够在英语专业学习和各类实践活动中,掌握和实施沟通技巧;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与同事、学生和家长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
8.2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团队协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讨和各类第二课堂活动。 |
大学体育(M) |
(四)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1政治素养 |
1.2师德修养 |
2.1职业认同 |
2.2关爱学生 |
3.1学科基础 |
3.2专业能力 |
3.3综合实践 |
4.1教育理论 |
4.2基本技能 |
4.3课程实施 |
4.4 |
5.1德育意识 |
5.2班级管理 |
6.1学科育人 |
6.2活动育人 |
7.1职业发展 |
7.2反思创新 |
8.1沟通能力 |
8.2合作能力 |
|||
通识教育课程 |
必修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H |
H |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H |
M |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H |
M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H |
M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H |
H |
|||||||||||||||||||
形势与政策 |
H |
M |
|||||||||||||||||||
国家安全与军事理论 |
H |
M |
|||||||||||||||||||
军事技能训练 |
H |
||||||||||||||||||||
大学体育 |
H |
M |
|||||||||||||||||||
计算机基础 |
M |
H |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H |
M |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
H |
H |
|||||||||||||||||||
职业生涯规划 |
M |
H |
|||||||||||||||||||
就业创业指导 |
M |
H |
M |
||||||||||||||||||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1政治素养 |
1.2师德修养 |
2.1职业认同 |
2.2关爱学生 |
3.1学科基础 |
3.2专业能力 |
3.3综合实践 |
4.1教育理论 |
4.2基本技能 |
4.3课程实施 |
4.4 |
5.1德育意识 |
5.2班级管理 |
6.1学科育人 |
6.2活动育人 |
7.1职业发展 |
7.2反思创新 |
8.1沟通能力 |
8.2合作能力 |
|||
专业教育 |
必修 |
英语语音 |
H |
M |
L |
||||||||||||||||
英语语法 |
H |
M |
L |
||||||||||||||||||
综合英 |
H |
M |
L |
M |
|||||||||||||||||
英语阅读 |
M |
H |
M |
||||||||||||||||||
英语视听说 |
M |
H |
L |
||||||||||||||||||
英语口语 |
M |
H |
H |
||||||||||||||||||
英语写作 |
M |
H |
L |
||||||||||||||||||
日语 |
H |
M |
L |
||||||||||||||||||
英语演讲 |
H |
H |
M |
||||||||||||||||||
高级英语 |
H |
M |
H |
||||||||||||||||||
英汉互译 |
H |
H |
M |
||||||||||||||||||
语言学导论 |
H |
M |
L |
||||||||||||||||||
英语文学导论 |
H |
M |
L |
||||||||||||||||||
西方文明史 |
L |
H |
M |
||||||||||||||||||
跨文化交际 |
H |
M |
L |
||||||||||||||||||
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 |
H |
M |
M |
||||||||||||||||||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1政治素养 |
1.2师德修养 |
2.1职业认同 |
2.2关爱学生 |
3.1学科基础 |
3.2专业能力 |
3.3综合实践 |
4.1教育理论 |
4.2基本技能 |
4.3课程实施 |
4.4 |
5.1德育意识 |
5.2班级管理 |
6.1学科育人 |
6.2活动育人 |
7.1职业发展 |
7.2反思创新 |
8.1沟通能力 |
8.2合作能力 |
|||
方 向 一 文 学 |
英语诗歌选读 |
M |
M |
||||||||||||||||||
英国文学史 |
M |
M |
|||||||||||||||||||
美国文学史 |
M |
M |
|||||||||||||||||||
中外文学比较与鉴赏 |
M |
M |
|||||||||||||||||||
英语文学作品选读 |
M |
M |
|||||||||||||||||||
文学理论与批评 |
M |
M |
|||||||||||||||||||
方 向 二 语 言 学 |
英语词汇学 |
M |
M |
||||||||||||||||||
英语文体学 |
M |
M |
|||||||||||||||||||
英语修辞学 |
M |
M |
|||||||||||||||||||
英汉语言对比 |
M |
M |
|||||||||||||||||||
第二语言习得 |
M |
M |
|||||||||||||||||||
普通语言学 |
M |
M |
|||||||||||||||||||
方 向 三 翻 译 |
翻译简史 |
M |
M |
||||||||||||||||||
翻译理论与实践 |
M |
M |
|||||||||||||||||||
文学翻译 |
L |
M |
M |
||||||||||||||||||
旅游翻译 |
L |
M |
M |
||||||||||||||||||
基础口译 |
L |
M |
M |
||||||||||||||||||
专题口译 |
L |
M |
M |
||||||||||||||||||
限选 |
陶瓷文化翻译与传播 |
M |
H |
L |
|||||||||||||||||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1政治素养 |
1.2师德修养 |
2.1职业认同 |
2.2关爱学生 |
3.1学科基础 |
3.2专业能力 |
3.3综合实践 |
4.1教育理论 |
4.2基本技能 |
4.3课程实施 |
4.4 |
5.1德育意识 |
5.2班级管理 |
6.1学科育人 |
6.2活动育人 |
7.1职业发展 |
7.2反思创新 |
8.1沟通能力 |
8.2合作能力 |
|||
教师教育 |
必修 |
教育心理学 |
M |
H |
H |
L |
|||||||||||||||
普通教育学 |
M |
H |
M |
H |
|||||||||||||||||
教师职业道德 |
H |
H |
M |
||||||||||||||||||
普通话与教师语言 |
H |
||||||||||||||||||||
现代教育技术 |
H |
||||||||||||||||||||
书法 |
H |
||||||||||||||||||||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
H |
H |
M |
||||||||||||||||||
中学英语学科教学论 |
H |
M |
L |
H |
|||||||||||||||||
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 |
M |
H |
H |
||||||||||||||||||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 |
劳动教育课 |
H |
M |
H |
||||||||||||||||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
H |
M |
|||||||||||||||||||
毕业设计(论文) |
M |
H |
M |
H |
H |
M |
|||||||||||||||
教育实习 |
M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
教育研习 |
H |
H |
M |
H |
|||||||||||||||||
教育见习 |
H |
M |
M |
M |
|||||||||||||||||
多媒体课件制作 |
H |
H |
|||||||||||||||||||
课程性质 |
课程名称 |
毕业要求 |
|||||||||||||||||||
1.1政治素养 |
1.2师德修养 |
2.1职业认同 |
2.2关爱学生 |
3.1学科基础 |
3.2专业能力 |
3.3综合实践 |
4.1教育理论 |
4.2基本技能 |
4.3课程实施 |
4.4 |
5.1德育意识 |
5.2班级管理 |
6.1学科育人 |
6.2活动育人 |
7.1职业发展 |
7.2反思创新 |
8.1沟通能力 |
8.2合作能力 |
|||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 |
英汉书法 |
H |
L |
|||||||||||||||||
教师资格证笔试技巧 |
H |
M |
|||||||||||||||||||
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 |
H |
M |
|||||||||||||||||||
英语课堂微格教学 |
H |
H |
M |
||||||||||||||||||
英语课堂用语 |
H |
M |
M |
(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为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为中支撑,L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支撑关系为低支撑。)
四、主干课程
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英语口语、英语写作、综合英语、高级英语、英语演讲、英汉互译、语言学导论、英语文学导论、跨文化交际、西方文明史、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中学英语学科教学论
五、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六、毕业与授予学位要求
思想政治考核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164学分,方能毕业。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校规定的授予学士学位条件,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七、教学计划
附表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分配表
附表2 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分配表
附表3 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分配表
附表4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与教学时间分配表
附表5 课程结构体系及学分分配比例表
附表1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分配表
课程平台 |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开 课 学 期 |
考 核 方 式 |
|||
总 学 时 |
授 课 |
实验 实践 |
周 学 时 |
||||||||
通识教育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2100109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3 |
48 |
48 |
0 |
3 |
1 |
考试 |
2100102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48 |
48 |
0 |
3 |
2 |
考试 |
|||
2100110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48 |
48 |
0 |
3 |
3 |
考试 |
|||
210010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3 |
32+2周 |
32 |
2周 |
2 |
4 |
考试 |
|||
2100111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3 |
48 |
48 |
0 |
3 |
5 |
考试 |
|||
2100106 |
形势与政策 |
2 |
48 |
专题讲座形式,每学期4讲,每讲2学时,实践2周 |
1-6 |
考查 |
|||||
2500101 |
国家安全与军事理论 |
2 |
32 |
32 |
0 |
2 |
1 |
考查 |
|||
2500102 |
军事技能训练 |
2 |
2周 |
2周,军训期间开设 |
1 |
考查 |
|||||
2300101 |
大学体育Ⅰ |
1 |
32 |
8 |
24 |
2 |
1 |
考试 |
|||
2300102 |
大学体育Ⅱ |
1 |
32 |
8 |
24 |
2 |
2 |
考试 |
|||
2300103 |
大学体育Ⅲ |
1 |
32 |
8 |
24 |
2 |
3 |
考试 |
|||
2300104 |
大学体育Ⅳ |
1 |
32 |
8 |
24 |
2 |
4 |
考试 |
|||
2400101 |
计算机基础 |
2 |
32 |
24 |
8 |
2 |
2 |
考试 |
|||
2800103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2 |
32 |
32 |
0 |
1 |
2 |
考查 |
|||
创新创业课 |
必修 |
2700101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部分采用网络课程) |
1 |
32 |
30 |
2 |
1 |
3 |
考查 |
|
2700102 |
职业生涯规划 |
1 |
16 |
16 |
0 |
1 |
2 |
考查 |
|||
2700103 |
就业创业指导 (部分采用网络课程) |
1 |
16 |
16 |
0 |
1 |
6 |
考查 |
|||
公共选修课 |
选修 |
人文素养系列课程 |
2 |
32 |
由学校统一设置,学生任选;每位学生至少选修2类非本专业8学分的课程。理工科类学生须选修至少2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文科类学生须选修至少2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非艺术类学生须选修2学分公共艺术课程 |
考查 |
|||||
科学素养系列课程 |
2 |
32 |
考查 |
||||||||
艺术素养系列课程 |
2 |
32 |
考查 |
||||||||
健康生活系列课程 |
2 |
32 |
考查 |
||||||||
合计 |
40 |
688+4周 |
582 |
106+4周 |
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1学分、形式与政策实践1学分、军事训练2学分,一并列入附表4计算,不再纳入附表5中通识教育计算。
附表2 专业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分配表
课程平台 |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课程 编号 |
课 程 名 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开课学期 |
考 核 方 式 |
|||
总 学 时 |
授 课 |
实验实践 |
周学时 |
||||||||
专业教育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0522101 |
英语语音 |
1.5 |
32 |
16 |
16 |
2 |
1 |
考查 |
0521102 |
英语语法I |
2 |
32 |
32 |
0 |
2 |
2 |
考查 |
|||
0521103 |
英语语法II |
2 |
32 |
32 |
0 |
2 |
3 |
考试 |
|||
0522107 |
英语阅读I |
1.5 |
32 |
16 |
16 |
2 |
1 |
考查 |
|||
0522108 |
英语阅读II |
1.5 |
32 |
16 |
16 |
2 |
2 |
考试 |
|||
0522109 |
英语视听说I |
1.5 |
32 |
16 |
16 |
2 |
1 |
考查 |
|||
0522110 |
英语视听说II |
1.5 |
32 |
16 |
16 |
2 |
2 |
考查 |
|||
0522111 |
英语视听说III |
1.5 |
32 |
16 |
16 |
2 |
3 |
考查 |
|||
0522112 |
英语视听说IV |
1.5 |
32 |
16 |
16 |
2 |
4 |
考查 |
|||
0522113 |
英语口语I |
1.5 |
32 |
16 |
16 |
2 |
1 |
考查 |
|||
0522114 |
英语口语II |
1.5 |
32 |
16 |
16 |
2 |
2 |
考查 |
|||
0522116 |
英语写作I |
1.5 |
32 |
16 |
16 |
2 |
2 |
考查 |
|||
0522117 |
英语写作II |
1.5 |
32 |
16 |
16 |
2 |
3 |
考查 |
|||
2200109 |
日语I |
2 |
32 |
32 |
0 |
2 |
3 |
考查 |
|||
2200110q |
日语II |
2 |
32 |
32 |
0 |
2 |
4 |
考查 |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0522101 |
综合英语I |
4 |
64 |
56 |
8 |
4 |
1 |
考试 |
|
0522102 |
综合英语II |
4 |
64 |
56 |
8 |
4 |
2 |
考试 |
|||
0522103 |
综合英语III |
4 |
64 |
56 |
8 |
4 |
3 |
考试 |
|||
0522104 |
综合英语IV |
4 |
64 |
56 |
8 |
4 |
4 |
考试 |
|||
0525101 |
英语演讲 |
1.5 |
32 |
16 |
16 |
2 |
3 |
考查 |
|||
0525120 |
高级英语I |
4 |
64 |
56 |
8 |
4 |
5 |
考试 |
|||
0525121 |
高级英语II |
4 |
64 |
56 |
8 |
4 |
6 |
考试 |
|||
0525123 |
英汉互译 |
2 |
32 |
28 |
4 |
2 |
4 |
考试 |
|||
0525112 |
语言学导论 |
2 |
32 |
32 |
0 |
2 |
4 |
考试 |
|||
0525107 |
英语文学导论 |
2 |
32 |
32 |
0 |
2 |
4 |
考试 |
|||
0525109 |
跨文化交际 |
2 |
32 |
28 |
4 |
2 |
5 |
考试 |
|||
0523103 |
西方文明史 |
2 |
32 |
32 |
0 |
2 |
6 |
考查 |
|||
0524105 |
学术写作与研究方法 |
2 |
32 |
32 |
0 |
2 |
6 |
考查 |
|||
专业方向课 |
方向一 文学 |
0523123 |
英语诗歌选读 |
2 |
32 |
32 |
0 |
2 |
5 |
考查 |
|
0523120 |
英国文学史 |
2 |
32 |
32 |
0 |
2 |
5 |
考查 |
|||
0523121 |
美国文学史 |
2 |
32 |
32 |
0 |
2 |
6 |
考查 |
|||
0523110 |
中外文学比较与鉴赏 |
2 |
32 |
32 |
0 |
2 |
5 |
考查 |
|||
0523122 |
英语文学作品选读 |
2 |
32 |
32 |
0 |
2 |
6 |
考查 |
|||
0523124 |
文学理论与批评 |
2 |
32 |
32 |
0 |
2 |
6 |
考查 |
|||
方向二 语言学 |
0523105 |
英语词汇学 |
2 |
32 |
32 |
0 |
2 |
3 |
考查 |
||
0523106 |
英语文体学 |
2 |
32 |
32 |
0 |
2 |
5 |
考查 |
|||
0523107 |
英语修辞学 |
2 |
32 |
32 |
0 |
2 |
4 |
考查 |
|||
0523109 |
英汉语言对比 |
2 |
32 |
32 |
0 |
2 |
4 |
考查 |
|||
0523123 |
第二语言习得 |
2 |
32 |
32 |
0 |
2 |
6 |
考查 |
|||
0523124 |
普通语言学 |
2 |
32 |
32 |
0 |
2 |
6 |
考查 |
|||
方向三 翻译 |
0523125 |
翻译简史 |
2 |
32 |
32 |
0 |
2 |
5 |
考查 |
||
0523126 |
翻译理论与实践 |
2 |
32 |
28 |
4 |
2 |
5 |
考查 |
|||
0523127 |
文学翻译 |
2 |
32 |
28 |
4 |
2 |
6 |
考查 |
|||
0523128 |
旅游翻译 |
2 |
32 |
28 |
4 |
2 |
6 |
考查 |
|||
0523129 |
基础口译 |
2 |
32 |
28 |
4 |
2 |
5 |
考查 |
|||
0523130 |
专题口译 |
2 |
32 |
28 |
4 |
2 |
6 |
考查 |
|||
专业拓展课 (选修) |
地域特色 |
0524119 |
英语话浮茶 |
1 |
16 |
12 |
4 |
2 |
1 |
考查 |
|
0524130 |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
2 |
32 |
28 |
4 |
2 |
3 |
考查 |
|||
0524131 |
双语秀瓷都 |
1 |
16 |
12 |
4 |
2 |
5 |
考查 |
|||
0524132 |
陶瓷会展翻译 |
1 |
16 |
12 |
4 |
2 |
5 |
考查 |
|||
0524109 |
陶瓷文化翻译与传播(限选) |
2 |
32 |
32 |
0 |
2 |
6 |
考查 |
|||
专业提升 |
0525122 |
英语国家概况 |
2 |
32 |
32 |
0 |
2 |
5 |
考查 |
||
0525124 |
中国文化概要 |
2 |
32 |
32 |
0 |
2 |
5 |
考查 |
|||
0524102 |
英语报刊选读 |
2 |
32 |
32 |
0 |
2 |
3 |
考查 |
|||
0523111 |
英语影视文学 |
2 |
32 |
32 |
0 |
2 |
3 |
考查 |
|||
0524112 |
英语散文选读 |
2 |
32 |
32 |
0 |
2 |
5 |
考查 |
|||
0521203 |
英语辩论 |
2 |
32 |
28 |
4 |
2 |
4 |
考查 |
|||
0524133 |
话语分析 |
2 |
32 |
32 |
0 |
2 |
6 |
考查 |
|||
0524134 |
社会语言学 |
2 |
32 |
32 |
0 |
2 |
6 |
考查 |
|||
0524135 |
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 |
2 |
32 |
32 |
0 |
2 |
6 |
考查 |
|||
0524121 |
第二外语(日语III) |
2 |
32 |
32 |
0 |
2 |
5 |
考查 |
|||
0524122 |
第二外语(日语IV) |
2 |
32 |
32 |
0 |
2 |
6 |
考查 |
|||
合计 |
82 |
1408 |
注:①学生需在专业方向课中至少选修一个方向,12学分;②专业拓展课至少选修8学分,其中地域特色至少选修4学分;③专业方向课和专业拓展课可以跨学院、跨专业选课。
附表3 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分配表
注:教师教育类选修课程至少选修2学分。
课程平台 |
课程模块 |
课程性质 |
课程 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分配 |
开 课 学 期 |
考 核 方 式 |
|||
总 学 时 |
授课 |
实验实践 |
周学时 |
||||||||
专业教育 |
教师教育 |
必修 |
2600101 |
教育心理学 |
2 |
32 |
32 |
0 |
2 |
3 |
考试 |
2600102 |
普通教育学 |
2 |
32 |
32 |
0 |
2 |
4 |
考试 |
|||
2600103 |
教师职业道德 |
1 |
16 |
16 |
0 |
1 |
4 |
考查 |
|||
2600104 |
普通话与教师语言 |
1 |
16 |
8 |
8 |
1 |
2 |
考查 |
|||
2600105 |
现代教育技术 |
1 |
16 |
8 |
8 |
1 |
5 |
考试 |
|||
2600106 |
书法 |
1 |
16 |
8 |
8 |
1 |
2 |
考查 |
|||
2600110 |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
1 |
16 |
12 |
4 |
1 |
3 |
考查 |
|||
2600107A |
中学英语学科教学论 |
2 |
32 |
24 |
8 |
2 |
4 |
考试 |
|||
2600112A |
学校德育与班级管理 |
2 |
32 |
24 |
8 |
2 |
6 |
考查 |
|||
选修 |
2600109 |
教师与教育政策法规 |
2 |
32 |
32 |
0 |
2 |
4 |
考查 |
||
2600108 |
中学英语学科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 |
2 |
32 |
24 |
8 |
2 |
5 |
考查 |
|||
2600127 |
学校管理理论与实践 |
2 |
32 |
24 |
8 |
2 |
6 |
考查 |
|||
2600139 |
中学英语教学测量与评价 |
2 |
32 |
24 |
8 |
2 |
5 |
考查 |
|||
2600113A |
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 |
2 |
32 |
24 |
8 |
2 |
5 |
考查 |
|||
2600142 |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
1 |
16 |
16 |
0 |
1 |
5 |
考查 |
|||
2600121 |
英语教学简笔画 |
1 |
16 |
8 |
8 |
1 |
4 |
考查 |
|||
2600140 |
中学英语命题研究 |
1 |
16 |
16 |
0 |
1 |
5 |
考查 |
|||
2600126 |
中学英语教学名师论坛 |
1 |
8 |
讲座 |
0 |
6 |
考查 |
||||
2600129 |
中学英语优秀案例赏析 |
1 |
16 |
16 |
0 |
1 |
6 |
考查 |
|||
合计(最低修读) |
15 |
240 |
附表4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与教学时间分配表
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名称 |
学分 |
实验时数/周数 |
课程性质 |
开设学期 |
军事技能训练(2500104) |
2 |
2周 |
必修 |
1 |
劳动教育课(2700105) |
1 |
必修 |
1-7 |
|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 |
2 |
4周 |
必修 |
暑期 |
毕业设计(论文)(0521212) |
6 |
12周 |
必修 |
8 |
教育实习(0521211) |
6 |
16周 |
必修 |
7/8 |
教育研习(0521226) |
1 |
必修 |
7/8 |
|
教育见习(0521207) |
2 |
4周 |
必修 |
3-6 |
教师技能测试训练项目:1.多媒体课件制作(0501228);2.英汉书法(0521221);3.教师资格证笔试技巧实训(0521230);4.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实训(0521231);5.英语课堂微格教学(0501227);6.英语课堂用语实训(0521220) |
3 |
6周 |
必修 |
2-6 |
实践创新及第二课堂(包含三下乡、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成果) |
8 |
选修 |
寒暑假、课余时间 |
|
合计 |
31 |
48周 |
附表5 课程结构体系及学分分配比例表
课程类别 |
课程性质 |
学分数 |
学分比例(%) |
||
通识教育 |
公共基础课 |
必修 |
28 |
21.95% |
|
公共选修课 |
选修 |
8 |
|||
专业教育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24.5 |
50% |
|
专业核心课 |
必修 |
37.5 |
|||
专业方向课 |
限选 |
12 |
|||
专业拓展课 |
选修 |
8 |
|||
教师教育课 |
必修 |
13 |
9.15% |
||
选修 |
2 |
||||
实践创新 |
实验(实训)课 |
必修 |
4 |
18.90% |
|
选修 |
|||||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 |
必修 |
18 |
|||
选修 |
|||||
劳动教育课 |
必修 |
1 |
|||
实践创新及第二课堂 |
选修 |
8(第二课堂,只计学分,不计学时) |
|||
合计 |
164 |
100% |
|||
总学分及其分配 |
必修 |
126 |
76.83% |
||
选修 |
38 |
23.17% |
|||
理论 |
133 |
81.10% |
|||
实践(实验) |
31 |
18.90% |
|||
人文社会与 科学素养 |
32 |
19.51% |
备注:总学时2336,通识教育课程688,专业教育课程1408,教师教育类课程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