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思政

当前位置:首页>>党建思政>>正文

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春风青年说之励志小故事(十二)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24-01-07 18:08:29   浏览次数:

在浩瀚的医学长河中,无数英雄为人类健康事业奋斗,其中一位杰出的女性科学家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她的事迹不仅是对个人才华与坚韧精神的赞颂,更是对科学探索无尽可能性的最好证明。

今天由22英语2班郭晶同学为我们讲述她的故事。

视频

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自幼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她对中医药学产生了浓厚兴趣。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专攻生药学专业。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从此踏上了中医药研究的道路。在漫长的科研生涯中,她专注于传统中草药学,尤其是对青蒿的研究。她坚信,古老的中医药学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可能。

当时,疟疾在我国南方地区肆虐,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中国政府组织了一支科研团队,由屠呦呦担任课题组组长,专门研究抗疟疾药物。面对这一艰巨任务,屠呦呦没有退缩,她深知自己肩负着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在艰苦的条件下,她带领团队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反复试验和不断探索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屠呦呦带领团队在全国各地收集了大量的中草药样本,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筛选。在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后,他们终于在1971年发现了一种具有抗疟作用的化合物——青蒿素。这一发现为全球抗击疟疾开辟了新的道路,拯救了无数生命。这一发现为全球抗击疟疾带来了新的希望。

屠呦呦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青蒿素的研究过程中,她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资金匮乏、设备简陋、试验屡遭失败……然而,她从未放弃。正是这种执着和毅力,使她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揭示了其独特的抗疟机制。在青蒿素的研发过程中,屠呦呦还创造性地采用了乙醚萃取法,提高了青蒿素的提取效率。这一方法至今仍是青蒿素生产的主要手段之一。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在青蒿素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后,他们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们继续深入研究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了青蒿素在治疗疟疾方面的独特作用。同时,他们还积极推广青蒿素的应用,为全球抗击疟疾做出了卓越贡献。

屠呦呦的科研成果不仅为中国抗击疟疾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树立了典范。青蒿素的发现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屠呦呦也因此获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认可和荣誉。2015年,屠呦呦成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成就的认可,更是对中国科学界的巨大鼓舞。屠呦呦的成功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为全人类的福祉不懈努力。屠呦呦的成功并非偶然。除了对科学研究的专注和热爱,她更有着对人类健康的深沉关怀。她始终坚信科学无国界,研究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正因为如此,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在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全球抗击疟疾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总结自己的科研之路时,屠呦呦谦虚地说:“作为一名科学家,我深知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也深知科学研究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时间。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持之以恒地探索和创新,就一定能够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如今,青蒿素已经成为全球抗击疟疾的重要药物之一。每年有数百万患者受益于青蒿素的治疗,数百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这一切都离不开屠呦呦和她的团队的辛勤付出和卓越贡献。屠呦呦的贡献不仅在于科学研究本身,更在于她所传递的信念和勇气:只要心怀梦想、勇往直前,就没有不能攀登的科学高峰。

在回顾屠呦呦的科研之路时,我们不仅要感叹她在科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更要学习她那种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的理念,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通过学习屠呦呦的励志故事,我们明白,作为大学生,首先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持之以恒地追求目标;其次,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有勇往直前的勇气;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屠呦呦的科研之路充满坎坷,但她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她的故事同样告诉我们,只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勇敢的行动和持续的努力,终有一日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一审一校|徐涛

二审二校|倪娅

三审三校|黄华

分享到: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外国语学院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